新闻资讯
公司动态
政策解读

《证券日报》:就碳市场选题采访中旸新碳总经理刘彦

第一个履约期即将结束,全国碳市场交易活跃。数据显示,截至12月29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65亿吨,收盘价56.64元/吨,收盘价较前一日上涨9.58%。累计成交额已接近70亿元。

近期,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决定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提出有序发展碳金融。指导试点地方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研究和推动碳金融产品的开发与对接,进一步激发碳市场交易活力。

本报记者就碳市场选题采访中旸新碳总经理刘彦:

Q:在您看来,今年全国碳市场交易活跃,对引导绿色低碳经济发展起到怎样作用?

答:所谓碳交易履约周期,是指基于第三方审核机构对控排企业进行审核,将其实际二氧化碳排放量与所获得的配额进行比较,配额有剩余者可以出售配额获利或者留到下一年使用,超排企业则必须在市场上买配额或抵消,并按照碳排放交易主管部门要求提交不少于其上年度经核查确认排放量的排放配额或抵消量。履约期可分为长期和短期。通常为一年或几年。在履约期内,由于按规定超排企业必须在市场上买配额抵消超排因此碳市场在此期间交易量会增大,交易活跃,同时交易价格也会形成全年新高,这是碳市场周期的普遍特点和规律。

当然,碳市场交易的活跃,有助于通过市场机制推动企业更深度参与碳减排,并以碳中和为契机吸引更多企业、投资方和专业人士参与融入更多的交易产品,降低成本,实现减排目标,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

image.png

Q:当前市场活跃主要受履约驱动、交易目的较为单一,市场活跃度有待提高。在您看来,如何进一步提高交易活跃度?

第一、加快市场扩容,让相关行业的控排企业尽快参与上市交易。

第二、扩大全国碳市场覆盖行业,吸引更多企业和机构参与交易,催生和带动CCER(核证自愿减排量)的成交量迅速放大。

第三、提高碳排数据质量,坐实数据基础的管控,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保障市场有效运行。

第四、发挥绿色金融的作用,积极引入投资机构,增加衍生产品交易,提高市场的活力。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