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公司动态
政策解读

《证券日报》:就全国碳市场扩容问题采访中旸新碳总经理刘彦

2021年12月10日,上海环交所董事长赖晓明日前透露,按照主管部门的总体部署,下一步全国碳市场积极推动扩大行业覆盖范围,“现在是电力行业,明年可能还会增加2到3个行业,争取在‘十四五’期间把所有八大控排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

问题:如何看待全国碳市场行业有望扩容,对于引导我国经济低碳发展起到哪些作用?对于相关行业的高能耗企业而言,参与到全国碳市场有哪些好处?

就此问题,刘彦回答了《证券日报》记者

Q:如何看待全国碳市场行业有望护容、对于引导我国经济低碳发展起到哪些作用?

答:必然趋势和迫切需要。

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实现全球范围内能源体系的革命性变革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已成为世界潮流,实现这一转变的核心对策,则是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其中主要是化石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除去能源技术革命之外,实现低碳发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经济学中的价格手段,围绕合理使用市场和定价机制,目前在全球业已形成了一个由各种不同地域、大小不一的碳排放权交易组成的、交易规模达万亿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中心)。今年7月16日上线的全球最大的国内碳交易市场,目前发展规模远远不够。迅速提升国内市场容量既是必然趋势,也是加快和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扩容以期建立合理市场机制是国家可持续经济增长需要的融合政策和发展的支撑。因此,我预计这个扩容的时间表还会提前和加快。

image.png

Q:对于相关行业的高能耗企业而言,参与到全国碳市场有哪些好处?

答: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靠行政手段减排(如拉闸限电措施),只能限制发展,不可能实现可持续的战略目标。参与市场交易,不仅从市场配置角度解决了企业碳排放配额不足的问题,而且会极大提高企业自主减排的积极性。跑在前面的企业,不仅不会死,反而会吸收跑得慢的企业利润,成功在此轮全球财富大转移中胜出。特斯拉在2020年的碳市场中靠出售碳排放额度实现盈利14亿美元,首次实现其全年盈利,就是一个典型的财富转移事实!

image.png